2021-02-22
这组图片带大家参观一座胶东古建筑,它位于烟台栖霞市庙后镇的回龙夼村。这座古建筑的名字叫做“衣氏祠”,顾名思义,就是衣姓人的祠堂。衣姓是一个很有栖霞特色的姓氏。此前也多次介绍过,根据史料记载,栖霞衣姓远祖居住在登州蓬莱之崮山夼(衣家栏),后迁徙位于栖霞艾山之阳、交毛之阴的枣林庄,而后又分徙他地,如槐树底、阳窝、釜甑等。总体而言,栖霞西部的分布多于东部。而回龙夼村,就是一个位于栖霞东部的衣姓村庄。根据栖霞地名资料记载,回龙夼村之衣姓,是从槐树底迁来。回龙夼村虽然地处深山,但在历史上也走出了不少名人,在《栖霞县志》中屡有提及,文有衣惟孝,武有衣三捷,都有功名在身。相传祠堂修建就是在衣三捷成名之后。而栖霞西部衣姓村庄虽然多,但祠堂规模均无过之者。因为保存完好、底蕴深厚,现在衣氏寻根祭祖,大多以此为场所。祠堂的高规制,在大门两侧的石鼓上体现得很直观。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祠堂,前几年虽然修缮过,但基本还...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习惯,对于姓氏文化爱好者来说,通过一个人的姓氏来判断他的籍贯,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几年前,笔者在蓬莱曾遇到一位姓衣的女孩,寒暄的时候,习惯性地开口就问:“您老家是栖霞的?”原来设想对方的回答是:“对啊,你怎么知道?”但出乎意料的是,女孩说:“不是栖霞的,我是临朐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这次的籍贯没有判断对,但也有新的收获,知道临朐亦有衣姓分布。女孩老家所在的福山集村,就是当地衣姓聚居村庄之一,此外还有大小衣家庄、小楼等村。(配图均是栖霞市庙后镇回龙夼村衣氏祠堂的场景)那么,临朐衣姓有何渊源,与栖霞衣姓有无关系呢?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又没猜对女孩的答案。原以为这种问题,只有族中老者才知道,没想到女孩回答的很干脆:“我们是从栖霞迁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都对迁徙信息如此了解,临朐衣姓对根源之重视,可见一斑。网上查询资料,可知临朐衣姓在历史上多次修攥族谱,不仅历次族...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民间文学毫无疑问是文艺百花园里一朵富有生命力的瑰丽多采的花朵。1958年7月9日,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民间文学工作十六字方针,即“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民间文学随即迎来了新生。这次大会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规模空前的采风运动,吉林省民间文学工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1959年3月,省民研会先后同吉林大学中文系和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师生合作,开展民间文学普查,进行采风,对全省民间文学蕴藏、分布、流传等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逐渐搞清楚了全省民间文学基本情况,对民间文学重点地区,如通化地区抚松县的人参故事、抗联故事、地方风物传说、动植物故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之所以重视抚松,是因为抚松山高林密,资源丰富,盛产“关东三宝”和各种名贵药材及皮张,又是旧清末山东、河北一带穷人“闯关东”地方,长期...
郭落庄是一个衣姓人聚居的村落,这一点从村里的捐款修路功德碑上的内容就能看出来。全村约两百户人家,大部分都姓衣。...
《康熙字典》上记载得十分清楚说:“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兴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前居台湾省高雄市衣华聚先生,山东省诸城市人,曾担任过蒋介石专机驾驶,另一位衣复恩先生也是空军了不起人士,其祖先可溯自汉朝时代。变成为另外一个姓氏“衣”。...
衣氏起源(二):出自马姓,东北吉林一支衣氏原为马姓,相传先祖为清廷汉族官吏,暗中反清复明,光复河山。被发现,逃亡关外一无所有,仅有一衣,故隐姓埋名为衣氏。...
据衣氏族谱记载,先世相传为尚衣局官,故因衣赐姓。衣姓在山东省栖霞市有一部分,比较兴旺,有“先有衣马营,后有栖霞城”之说。岁月沧桑,后来衣马营变成两座坟茔,是风水宝地,原位置现建成宾馆。另外,辽宁庄河等地的衣姓也非常多,据传是清朝一妇女带着几个儿子闯关东时期发展繁衍起来的。衣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是从山东、辽宁两地走出去的。...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烟台栖霞市翠屏街道境内,名字叫做郭落庄。郭落庄位于栖霞城郊,在地图上看距离市区不远,但因为地处山区的缘故,从城里到村里,还是要绕挺远的路。从城南的十里庄向西,有一条蜿蜒的山路。沿着这条路走到榆林庄,再转向北,一直走到山脚下,就来到了郭落庄村。根据村志记载,郭落庄这个名字是根据郭落山命名。但如今的郭落山,却在邻村慕先庄和南宋家沟的交界处,距离郭落庄有段距离。因此还有一种说法是,村庄是从“阁楼庄”演变而来。郭落庄是一个衣姓人聚居的村落,这一点从村里的捐款修路功德碑上的内容就能看出来。全村约两百户人家,大部分都姓衣。衣姓是栖霞的特色姓氏,同时也是当地的大姓,在翠屏街道境内,衣姓村庄相当多,除了郭落庄之外,釜甑、前后阳窝村也是。村志载,当地衣姓是明代由枣林庄迁来。郭落庄虽然位置相对偏一些,但或许是因为建村较早、底蕴较深的缘故。在清代栖霞的区划当中,周边...
衣氏郡望与堂号,郡望和堂号 衣姓的郡望是河南,以郡望的地名作为其堂号。汉改三川l郡为河南郡,治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流,双洎河、贾鲁河上游,黄河以北原阳等地。...
明朝时期,衣姓人口稀少,基本上仍旧生活在山东地区,其次分布在河北、河南等地。当代衣姓的人口大约有16万,为第二百九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省,其次分布于辽宁等地。衣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苏大部、辽宁、吉林南部、内蒙古东南、河北东部、天津、安徽东北,衣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以上,中心地区的比例高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7%,居住了大约74%的衣姓人群。...
栖霞市庙后镇回龙夼村保存有全国最完好的衣氏祠堂。也是山东省百家姓祠堂保存较好的之一。衣姓属小众姓氏,全国约16万人口,姓氏排名第275位,以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为主。其中山东栖霞是衣姓主要聚集地,现在全国各地的衣姓人士,许多也是当年随人口迁徙分布全国的。衣氏祭祖现场有平时不常见的传统器乐“大杆”,唢呐、笙等配合演奏,衣氏宗亲列队入场祭拜祖先,庄重,充满仪式感。三里五村百姓聚集观看这场罕见盛大的仪式。衣氏祠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近四百多年历史。衣氏祠堂声名远扬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胶东红色文化传承地之一。抗战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的后方医院、兵工厂曾设在这里。当年,八路军的许多重要将领都在回龙夼村居住过。胶东地区国共统一战线谈判也在这里举行过。当年衣氏祠堂还作为抗大分校使用过。可以说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祠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回龙夼村衣氏祠堂先后被认定为栖霞市重点文物...
Copyright 2021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